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碳化硅烧嘴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通过螺纹孔固定连接有烧嘴套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限位组件、螺纹孔和烧嘴套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即实现了壳体与外部设备之间、烧嘴套组件与壳体之间的有效限位,也方便了壳体与外部设备之间、烧嘴套组件与壳体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通过螺纹孔、环形凹槽、台阶和防护层等之间的配合,方便了底套和中筒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为后期的检修和更换提供了很大便利,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还可以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CN214332689U
申请号:CN202120118376.8U
申请日:2021-01-1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柴晓明;鞠晓
申请人:Weifang Zhongjia Silicon Carbide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3D14-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嘴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碳化硅烧嘴套。
[n0002] 碳化硅烧嘴套适用于各种燃气燃油等工业窑炉,能有效控制窑内温度的均衡,其性能卓越,具有电阻率稳定、抗氧化性好、高温强度高、加工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碳化硅烧嘴套特别适用于陶瓷、化工、玻璃、冶金等行业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煤气、柴油等工业窑炉用喷火嘴。
[n0003] 现有的部分碳化硅烧嘴套结构固定,整体的安装和拆卸都十分麻烦,同时不方便后期的清理和更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产品的体验感较差,实用性有待提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碳化硅烧嘴套。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碳化硅烧嘴套。
[n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碳化硅烧嘴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通过螺纹孔固定连接有烧嘴套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
[n0006] 进一步的:所述烧嘴套组件包括底套、中筒和收缩部,所述底套、中筒和收缩部呈从下到上依次排列,所述中筒和收缩部采用一体成型设计。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中筒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底套的顶部开设有台阶,所述底套的外表面且靠近底部位置、环形凹槽的槽壁和台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底套通过环形凹槽和台阶与中筒固定连接。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底套、中筒和收缩部均采用碳化硅材质,所述底套、中筒和收缩部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氧化铝材质。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和限位组件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位组件呈两两对称设置。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放置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套设有挡板,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环。
[n001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2]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壳体、限位组件、螺纹孔和烧嘴套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即实现了壳体与外部设备之间、烧嘴套组件与壳体之间的有效限位,也方便了壳体与外部设备之间、烧嘴套组件与壳体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且无需配合工具使用大量的螺栓,产品的体验感更好,实用性更高。
[n0013] 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螺纹孔、环形凹槽、台阶和防护层等之间的配合,方便了底套和中筒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为后期的检修和更换提供了很大便利,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还可以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适用性更强。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烧嘴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烧嘴套的环形凹槽和台阶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烧嘴套的壳体仰视图。
[n0017]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n0018] 1、壳体;2、烧嘴套组件;3、放置槽;4、限位组件;5、螺纹孔;201、底套;202、中筒;203、收缩部;204、环形凹槽;205、台阶;206、防护层;401、支撑杆;402、中心轴;403、挡板;404、限位环。
[n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n0020]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n0021]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n0022]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碳化硅烧嘴套: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5,壳体1通过螺纹孔5固定连接有烧嘴套组件2,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3,放置槽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4。
[n0023] 其中,烧嘴套组件2包括底套201、中筒202和收缩部203,底套201、中筒202和收缩部203呈从下到上依次排列,中筒202和收缩部203采用一体成型设计。
[n0024] 具体的,中筒202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204,底套201的顶部开设有台阶205,底套201的外表面且靠近底部位置、环形凹槽204的槽壁和台阶20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底套201通过环形凹槽204和台阶205与中筒202固定连接。通过壳体1、螺纹孔5和底套201等结构的配合,方便了底套201的快速安装和拆卸;通过环形凹槽204、台阶205和螺纹等结构的配合,方便了中筒202和收缩部203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为后期的检修和更换提供了很大便利,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
[n0025] 具体的,底套201、中筒202和收缩部203均采用碳化硅材质,具有电阻率稳定、抗氧化性好、高温强度高、加工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不落渣和不开裂等优点;底套201、中筒202和收缩部203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护层206,防护层206采用氧化铝材质,设置的防护层206可以提高整体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n0026] 具体的,放置槽3和限位组件4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限位组件4呈两两对称设置。限位组件4包括支撑杆401,支撑杆401与放置槽3的槽壁固定连接,支撑杆4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中心轴402,中心轴402的外表面套设有挡板403,中心轴40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环404。使用时首先调节挡板403的对应方向,使壳体1可以将外部设备套住,然后再将挡板403的方向复位,接着向支撑杆401的方向移动挡板403,使挡板403的表面与外部设备贴合,再转动限位环404并锁紧,可以实现对挡板403的有效限位;在此过程中,螺纹连接设置的支撑杆401和中心轴402,还可以进一步调节挡板403的位置,以更好的形成固定完成装配;操作简单且可以实现壳体1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有效限位,同时安装和拆卸步骤都更为简便,无需配合工具使用大量的螺栓,减少工作人员的装配麻烦。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使用时首先调节挡板403的对应方向,使壳体1可以将外部设备套住,然后再将挡板403的方向复位,接着向支撑杆401的方向移动挡板403,使挡板403的表面与外部设备贴合,再转动限位环404并锁紧,进而可以实现对挡板403的有效限位;在此过程中,螺纹连接设置的支撑杆401和中心轴402,还可以进一步调节挡板403的位置,以更好的形成固定完成装配,操作简单且可以实现壳体1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有效限位和快速安装、拆卸;而通过壳体1、螺纹孔5和底套201等结构的配合,方便了底套201的快速安装和拆卸;通过环形凹槽204、台阶205和螺纹等结构的配合,方便了中筒202和收缩部203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为后期的检修和更换提供了很大便利,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产品的体验感更好,实用性更高。
[n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碳化硅烧嘴套,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壳体(1)通过螺纹孔(5)固定连接有烧嘴套组件(2),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4)。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烧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套组件(2)包括底套(201)、中筒(202)和收缩部(203),所述底套(201)、中筒(202)和收缩部(203)呈从下到上依次排列,所述中筒(202)和收缩部(203)采用一体成型设计。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烧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筒(202)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204),所述底套(201)的顶部开设有台阶(205),所述底套(201)的外表面且靠近底部位置、环形凹槽(204)的槽壁和台阶(20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底套(201)通过环形凹槽(204)和台阶(205)与中筒(202)固定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烧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套(201)、中筒(202)和收缩部(203)均采用碳化硅材质,所述底套(201)、中筒(202)和收缩部(203)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护层(206),所述防护层(206)采用氧化铝材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烧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和限位组件(4)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位组件(4)呈两两对称设置。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烧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支撑杆(401),所述支撑杆(401)与放置槽(3)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中心轴(402),所述中心轴(402)的外表面套设有挡板(403),所述中心轴(40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环(404)。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1768380B|2014-12-17|成分梯度变化的热防护涂层及制备方法
CN214332689U|2021-10-01|碳化硅烧嘴套
US4513425A|1985-04-23|Composite electrode for arc furnace
CN203614526U|2014-05-28|一种安装有弹性套圈的快卸卡箍结构
CN103352098A|2013-10-16|一种脱硫喷枪
CN2839989Y|2006-11-22|高炉用热电偶
CN100571929C|2009-12-23|伸长阻塞设备
CN212834018U|2021-03-30|一种用于大型气相沉积炉的可调式导气装置
CN104972078A|2015-10-14|高效保温不沾铝防氧化铝水流槽
CN212199385U|2020-12-22|一种铝液除气杆
CN207695806U|2018-08-07|一种电脑维修用热风枪
CN207828405U|2018-09-07|一种高温气相沉积炉体结构
CN201904924U|2011-07-20|一种分体式石墨加热器
CN213301501U|2021-05-28|一种高精度热电偶测温装置
CN214654427U|2021-11-09|一种用于推进池炉电极的防尘润滑顶丝机构
CN208391932U|2019-01-18|一种测试仪表堵盖拆卸结构
CN212886999U|2021-04-06|一种磨板线用方便更换的陶瓷刷
CN210314448U|2020-04-14|一种扒滤装置
CN214534847U|2021-10-29|一种氧化铝生产用矿浆输送装置
CN206019354U|2017-03-15|煅烧炉底板水冷装置
CN208667107U|2019-03-29|一种分次提纯装置
CN101922721A|2010-12-22|一种铸铁烟管接头
CN209068502U|2019-07-05|一种回转窑多风道煤粉燃烧器喷煤管用外风套
CN210589050U|2020-05-22|一种硅碳棒拆装工装
CN208872165U|2019-05-17|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18376.8U|CN214332689U|2021-01-18|2021-01-18|碳化硅烧嘴套|CN202120118376.8U| CN214332689U|2021-01-18|2021-01-18|碳化硅烧嘴套|
[返回顶部]